华东师大2025年开学典礼在闵行、普陀两校区分别举行
9月16日,华东师大2025年开学典礼在闵行、普陀两校区分别举行。12386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本硕博新生满怀梦想与憧憬,在华东师大这个思想荟萃的学术殿堂探求新知,开启一段镌刻成长印记的青春时光。
开学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体新生起立向国旗行注目礼,用青春的声音向祖国深情告白,乘着荣光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校领导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
典礼上,校领导为新生代表戴上了校徽。
这一刻,不仅标志着新生们从此与华东师大“血脉相连”,更意味着他们将以“华东师大人”的名义,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把青春奋斗融入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洪流,在奋进之路上开启属于自己的逐梦新篇章。
校领导梅兵、钱旭红、曹友谊、孟钟捷、戴立益、雷启立、施国跃、程静,各学部、院系、书院等主要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等出席。开学典礼由副校长吴健主持。
丨校长寄语:成为代表未来的“智慧分子”,奔赴文明新征程人生一课
校长钱旭红院士以《智慧分子,未来文明的新青年》为题,为2025级新生送上了“开学第一课”。钱旭红指出,今年是先辈用血泪赢得的抗战胜利80周年,青年一代不能忘记脚下每寸土地,都是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守护之地。在铭记历史的基础上,他向新生提出四点殷切期望:明辨大势、践行大道;拒绝空心、自赋使命;担当智慧、塑造文明;自由健全、从容幸福,成为未来文明的新青年。
面对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时代变革,钱旭红院士直言:“人工智能可以全知全能、不厌其烦、不知疲倦,教师和医生将最先被AI所取代。但人类的情感、陪伴、引导、激发、关爱等不会过时并永远在线。”他强调,应对这场巨变,青年学子需从知识、能力,到思维、精神、价值层面的量子跃迁,才能走在AI前面,掌握发展主动权。
“‘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不仅要求我们培养专业领域的专家,更要造就文理工兼通的大师。”钱旭红表示,青年一代不应只做承载过往的“知识分子”,更应该成为代表未来的“智慧分子”,“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已经过去,“思维才是力量”的时代已然来临。他期待新生们在大道真理的指引下,与AI共生、并跑、最终实现领跑,创造出人类新的未来。
丨师生代表发言:胸怀 “天下之志”,肩担 “复兴之责”
开学典礼由副校长吴健主持
师者,传道授业,照亮前行之路。
历史学系主任梁志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以历史学为例,将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学习概括为“沉浸式”“开放式”“体验式”三种样态,为新生指明学习方向。梁志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告诫同学们,“心无旁骛地探索是找到答案的必由之路”“关注不同学科交叉的‘中间地带’或许是找到‘真问题’的最佳路径”“多读有字之书,又要多读无字之书”,勉励同学们在华东师大这段全新的旅程中不断完善自我、积蓄力量,待他日奔赴远方时,能以所学所长影响世界、贡献价值。
历史学系主任梁志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软件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蒲戈光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教师代表、软件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蒲戈光教授结合当下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浪潮指出,“如今知识创造速度已从‘以年为单位’变为‘以天为单位’,大国之间的竞争就是科技力量的竞争。”他分享了自己对软件学院创院院长何积丰院士“为国贡献”这一嘱托的理解,坦言正是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经历,让他真切体会到为国家科技发展添砖加瓦时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希望同学们以“为国贡献”作为行为准则,在求学与成长路上始终心怀家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生张豈明作为老生代表发言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姜修涵作为老生代表发言
曾获2024年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一等奖、国家奖学金、校级“自强之星标兵”等多项荣誉的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生张豈明作为老生代表发言。他向新生分享三点体悟:用“热爱”面对挑战,做勇敢的奋斗者;以“厚基”对抗“偏科”,做多维度的成长者;与“数智”相伴共生,做智能时代的共进者。他寄语新生:“在师大敢于扎根,不畏风浪;保持好奇,永远明亮。既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更能成为点亮他人、温暖世界的人”。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姜修涵连续三年斩获国家奖学金,在国创赛、“挑战杯”、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模拟大赛中多次斩获国家级奖项。作为老生代表,姜修涵坦言初入师大时也曾经历过迷茫,但学校的育人氛围为她驱散了迷雾。“华东师大最珍贵的馈赠就是包容多元的育人氛围,让我明白人生的答案不只有一个,起点并不决定终点,真正重要的是有勇气去坚守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人生万事需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她祝愿同学们在华东师大这片沃土上,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与那个更好的、熠熠生辉的自己相遇。
中国语言文学系、孟宪承书院2025级本科生夏凌然发言
数学科学学院2025级博士新生宋尚文发言
中国语言文学系、孟宪承书院2025级本科生夏凌然是公费师范生,她深情讲述了自己与华东师大的不解之缘。今年恰逢华东师大前身之一的光华大学建校百年,这份特殊的历史渊源,让夏凌然对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充满深厚情感与殷切期待。她坚定地表示,百年前,先辈以热血保家卫国;百年后,愿以教育为志业,继承前辈的精神,在师大这方沃土中扎根生长,为教育强国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做求实创造、自强不息的新时代师大人。
数学科学学院2025级博士新生宋尚文入选中关村学院联合培养项目,他表示,随着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不断推进,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在AI发展中的基石作用。怀揣着科研报国的理想,他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在应用数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地带沉下心深耕细作,以数学的力量赋能人工智能发展,为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一份力量。“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发光。”他期望同学们握紧属于自己的“光”,坚定而充实地走下去。
丨誓言铸梦:笃行学海万里,同绘青春盛景
青春因矢志奋斗而亮丽,因勇毅前行而昂扬,因追逐梦想而无悔。在悠扬婉转的旋律中,六位优秀学生带来了朗诵《青春 追光而行》,分享了他们向阳而行、一路生花的青春乐章。
每一段故事,都展示出他们在华东师大追逐梦想的坚定足迹,也展现了他们拥抱成长、蜕变自我的独特历程。
入校两周来,两校区新生编成六个营27个连队,先后完成了夜间拉练、模拟射击、消防演练、拳枪套路学习等多项军事训练。
他们在星光下坚持,在靶场上专注,在烟雾中沉着,在训练场挥汗如雨,将以铿锵的步伐和昂扬的阵容,在全新“战场”闪耀青春风采。
新的故事即将开篇——
愿你们
胸中有丘壑
眼底存星河
前路皆坦荡
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
逐梦新征程
为教育强国建设
贡献智慧和力量!
摄影丨戴琪、符哲琦、夏奕炜、李行健、张文斌 航拍丨濮晓松、徐翔、陈鸣赛 文字丨徐心成 编辑丨万方圆 编审|郭文君